下肢力量不夠?多練立定跳遠。要增強心肺力量?多游泳,跳健身操。昨日,鄭州市教育局印發《鄭州市中小學生運動處方體育教學模式實施方案》,從今年9月開始,在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和各縣(市)部分學校實施運動處方體育教學模式,屆時,很多學生都將拿到適合自己的“運動處方”,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。(8月28日《鄭州晚報》)
  體育教學中的“運動處方”,就是根據醫學檢查資料,按健康、體力及心血管功能狀況,結合生活環境條件和運動愛好等特點,用處方的形式確定對象適當的運動種類、時間及頻率,並指明運動中的註意事項,以便有計劃的經常性鍛煉,達到健身強體的目的。“運動處方”註重學生個體差異,對於實現“發展學生個性,淡化競技體育教育,融體育技術、健身鍛煉、健康教育為一體”的教學目的無疑是一種極好的教學方式。
  不過,體育教學的“運動處方模式”要在城市學校推廣自然是小菜一碟,然而對於大部分的農村中小學來說,卻還是顯得那麼遙遠,因為農村的體育教學還存在幾個方面的“硬傷”。
  一是體育鍛煉觀念落後。農村學生留守兒童居多,大部分都是隔代撫養,對於體育鍛煉大部分人還停留在“勞動幹活、走走路、做做事就行”的階段。而學校受制於教育評價的影響,因為學生通過體育鍛煉的提分效果並不明顯,所以也就自然地忽視了體育教學,而把更多的時間、精力花在了文字課上。
  二是體育師資嚴重不足。可以說,現在的農村中小學,幾乎就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。大部分從事體育教學的老師都是“半路出家”的,或者是稍微愛好運動的非師範類學校畢業改行教師,或者是“不求上進”的部隊轉業安置的教師,甚至更多的還是採取語數老師兼任的方式。而這些體育教師大多沒有經過長期的專業培訓,缺乏基本的體育教學常識,更別說知道多少體育醫學、體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論性知識了。何況,從事體育教學還存在評價、晉級的短板,更是難以吸引年輕教師向體育專職教師轉型。
  三是體育場地、設施不完善。儘管近年來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來進行合格學校創建、薄弱學校改造,但是農村學校體育場地、設施還是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,尤其是村小、教學點。環形跑道、100m直跑道、跳高、跳遠沙坑等很難真正達標,保養則更是一大難題,與眾多的體育設施一樣,往往驗收過後就成了擺設。至於所謂的游泳池、健身館等則僅是農村學校的一個“可望而不可及”的夢想而已。
  另外還有諸如校園安全、醫療保健、健康體檢、營養補充等也嚴重制約了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。
  所以,要給農村學生開“運動處方”,先要孩子不“諱疾忌醫”,還要老師有和醫生一樣“望聞問切”的能力,更要學校能拿得出“治病的藥”,否則,一切只會成為一個美麗的“泡泡”。期待教育均衡早日實現,農村孩子也能儘快享受到體育鍛煉“私人訂製”的教育改革碩果。
  周衛軍  (原標題:農村學生離“運動處方體育教學”有多遠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rgwqbrs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